关于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思考

《东北后备军》总编辑:张红太
2020-10-08 22:47
         似和风细雨滋润心田,如鼓角铮鸣激励斗志。
       面对宏伟蓝图,我们民兵预备役部队深感征途远阔,责任重大。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发挥着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标志作用。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百舸争流中,军事文化理应挺立潮头,走在前列。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文化建设是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优势,更应在创建先进军事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突出贡献。使命的召唤,责任的催发,都需要我们民兵预备役部队高擎先进文化的旗帜,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排头兵”。
       思想是行动的种子。要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必须对文化有远见卓识。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它对于坚定民族信仰、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它构成了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它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塑造国民高尚人格的重要途径。正谓登高才能望远,以这种宏阔的视界再来解读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军事文化,便感洞天大开。那种认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的观念,是显而易见的短视。军事文化是我军前进的火炬,它构织了鲜艳八一军旗的重要经纬,创造了令人望其项背的辉煌。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历来是军事文化的一个分支,以蓬勃的活力推动着军事文化的发展。新时代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它必将对加强国防后备力量政治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民兵预备役人员提供思想保证,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忠诚履行使命,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博大的文化理念,坚持不懈的文化追求,根植民兵预备役部队这片沃土,激发强劲的活力,呈现精美的文化产品,创造丰硕的精神果实,开创后备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要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以理论的高度引导文化实践的深度。在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文化活动的运行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旗帜鲜明地体现当代革命军人特点。我们党始终一以贯之地重视和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将科学理论在文化领域具体化。我们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密切结合民兵预备役部队实际,大力弘扬主旋律,坚决反对和抵制反动的文艺理论和没落的文化思潮,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要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兵预备役人员军地兼容、亦军亦民,除来自于汉民族以外,还来自于各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都为发展繁荣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财富。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在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中吸取营养,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获取精华,夯实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牢固根基,铸就后备军文化的战斗风骨,彰显后备军文化的民族气派。
       文化是由精神成果、精神生活、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等要素构成的。出作品、出成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要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最根本的是要创作优秀精神产品,创造丰富文化生活。军事文艺创作,概括起来主要面对两大课题:战争题材军事文艺创作与和平题材军旅文艺创作。中国革命战争无疑是军事文艺创作的富矿,中国革命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久、规模场面之宏大、斗争程度之惨烈,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而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所付出的代价、作出的贡献令人叹为观止。部队文艺工作者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去深度开掘,去大力表现。它不应仅停留在描写人民战争的过程和外在形式上,更不应游戏战争、贬低崇高,要透过战火硝烟去辨析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着力表现在纷纭残酷的战争状态下人及其精神世界,深刻揭示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和丰富内涵,使其符合历史逻辑,体现时代价值趋向,张扬战争题材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在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与作战部队既肩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有着自身的特点规律。 民兵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双重性,遂行任务的多样性,兵员来源的广泛性,决定了其生活的波澜壮阔和丰富多彩,这就需要部队文艺工作者和文化骨干要深入民兵预备役部队火热的生活,用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反映后备力量的精神面貌,展现广大民兵和预备役官兵的时代风采。精品力作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它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导向作用。长期以来,部队在文学、美术、歌舞、戏剧、曲艺、小品、杂技、影视剧等各艺术领域,都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在军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在反映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生活方面,还呈式微倾向,缺少精品力作。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部队专业作家艺术家和业余作者应树立远大抱负,辛勤耕耘国防后备军这片沃土,创作出更多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地增添绚丽。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民兵预备役官兵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构建共同的美好精神家园。民兵预备役官兵寓军于民,这就需要在文化环境和文化“硬件”建设上,充分调动军地双方的积极性,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新闻媒介、文化场馆、各种网络的优势,大力宣传我党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方针、政策,及时反映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崭新风貌,开展具有军事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军事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办好军营广播、板报墙报橱窗灯箱等传播媒介,建好军旅雕塑、文化广场、励志园林等文化景观,使军营富有较高文化品位。要加强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的文化设施建设,建好荣誉室、图书室、活动室、体育场等文化场地,为民兵预备役营、连配备文化器材;军地合力抓好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军事文化“硬件”的多维平台。文化建设重在活动。要抓住民兵预备役整组、编兵、训练、演习以及遂行多样化任务的时机,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广泛开展歌咏演唱、军乐演奏、读书演讲、影视欣赏、书画展览、网上游戏、短信创作、体育竞赛等文体活动,创造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倡导爱国守法、爱军精武、爱岗敬业、爱民敬贤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强不息、牺牲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的高尚人格,使广大民兵和预备役官兵在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中,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砥砺斗志,提高思想素质、军事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文育人,人以兴文。用文化培养人才,而人才又推动着文化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着支撑和保证。这是社会文化历史所昭示的真理和规律。先秦诸子、汉唐盛景、宋明风骚、前清气象……中华文化璀璨的天空,是由孔子、孟子、司马迁、李白、杜甫、罗贯中、曹雪芹等文化巨子所映照的。
       因此,要建设文化强国,关键靠人才,要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重要的是培养拔尖人才。民兵预备役部队有着与地方联系紧密、文体特长人才多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地方的场馆、师资等文化资源,抓好文化骨干的培养工作,锻造民兵预备役部队高素质的宣传文化骨干队伍,使思想教育、网络宣传、心理咨询、新闻报道、文艺演唱、军乐演奏、书画摄影、体育比赛等各文化方阵人才济济、群星闪烁,在文化工作中发挥中坚作用,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文化建设的质量。
(来源:《东北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