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抚顺市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坐落于抚顺市东洲区南昌路17号,距市中心约4公里,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
平顶山惨案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的第一起大规模屠杀无辜平民的事件,开全面侵华战争实行“三光政策”的罪恶之先例。因此,无论从中国的抗战史,还是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而言,都是具有起始性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日本国家法庭以法律形式公开承认的日军屠杀中国平民的事件。
1988年,国务院公布平顶山惨案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省政府分别于 1998年12月、2007年4月命名其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史情纵览
1932 年 9 月 15 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午夜时分,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一方面军主力部队分三路进攻,沉重地打击了盘踞抚顺矿山的日本占领者。 遭到自卫军打击的日本侵略者决定血洗这些村庄,妄图以残忍的手段,震慑东北人民的反抗意志。
9月16日上午,日本守备队、宪兵队、警察署和炭矿防备队出动几百人,先将平顶山村团团包围, 挨家逐户地将村民 (其中除马、邓两家8口人及另外两人侥幸躲过外) 驱赶到村西的平顶山下,然后放火焚烧村中房屋,接着对聚集在山脚下的近3000名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开枪射击。射击过后,丧心病狂的日军又对受伤未死者逐个刺杀,连孕妇和儿童也不放过, 屠杀持续了3个多小时。下午4 时左右, 日军又直扑平顶山村附 近的栗家沟和千金堡, 将两村中未来得及逃跑的200多名村民残忍杀害,并纵火焚烧村中的房屋和牲畜,造成三村的无辜百姓,除近百人在屠场中侥幸逃生外,其余3000多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屠杀过后,日军又用汽油和坑木焚尸,并将没有烧毁的尸骨掩埋在平顶山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
为悼念殉难同胞,揭露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1951年4 月5日,抚顺人民在惨案发生地举行公祭大典,并修建了“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碑”。1970 年,抚顺市开 始发掘平顶山惨案遗址,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馆,1972年纪念馆正式落成 ,并对外开放。
陈列简介
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共有两处展室:一处是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 建筑面积 1170 平方米,展出发掘出的 800 多具遇难同胞的遗骨;另一处是“平顶山惨案特展”,用以展出在平顶山惨案遗址出土的文物和图片资料。现有馆藏文物 2500 余件,主要有遗址中发掘出土的遇难同胞遗物、 满铁宣传品、书籍,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军旗、军服、望远镜,抚顺矿工用具,伪满教科书、报纸,抗日义勇军武器,参观者的悼词、题词、纪念品、图片等。
平顶山惨案遗址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平民的现场,它具有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样的震撼力,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侵略暴行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典型遗址。
(来源:《东北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