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4月16日沈阳讯(主编:费广彬 编辑:高磊)为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要求,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让党的先进理论和惠农政策在农村更广泛传播,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4月16日,沈阳市委宣传部政研会与沈阳市军旅书画研究会相关负责同志,赴辽宁省新民市大红旗镇三合村,开展“学习党史、兴村助农”实践活动。

沈阳市委宣传部机关干部、三合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侯卫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友德介绍了该村自然情况、农业生产和党建工作。三合村全村总户数538户,总人口1758人,现有党员46名,村民代表37名。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和水稻,2020年获批沈阳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4月13日,沈阳市委宣传部政研会和沈阳市军旅书画研究会相关人员曾来到三合村,开展了“捐赠广播设备、建立文化阵地”兴村助农活动,并举行了广播设备捐赠仪式。4月16日,广播设备调试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沈阳市委宣传部政研会为三合村颁发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 牌匾,沈阳市军旅书画研究会为三合村颁发了“新时代文化活动基地”牌匾,作为建立文化阵地的实际举措,并将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文化活动,把“办实事”要求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沈阳市委宣传部政研会为三合村颁发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 牌匾,沈阳市军旅书画研究会为三合村颁发了“新时代文化活动基地”牌匾,作为建立文化阵地的实际举措,并将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文化活动,把“办实事”要求落到实处。

沈阳市委宣传部政研会会长苏凯表示,文化对于乡村的改变,既包括公共文化设施的提升、文化内涵的丰富,建立文化阵地,就要创作更多反映基层群众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作品,为群众提供更多的高品质精神食粮,开展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通过为群众搭舞台、让群众唱主角,营造群众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升乡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基于这种考虑,市委宣传部政研会与市军旅书画研究会联合组织了‘捐赠广播设备、建立文化阵地’活动,在4月13日举行捐赠仪式的基础上,时隔两天,又第2次专程来到该村做好后续工作,今后将把兴村助农活动常态化开展下去。苏凯还为村民讲授了相关党史知识。

沈阳市军旅书画研究会会长、沈阳城市学院教授、北方国防教育网总编辑张红太通过新安装的广播设备为三合村广大村民讲授了党史课。张红太教授结合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特点和精神需求,总结了从五四运动至今的近70种“中国精神”,尤其对于“愚公移山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战疫精神”等作了具体解读,以此进一步激发农民在农村广阔天地艰苦创业奔小康的精神动力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下次的政治热情,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生活质量,提升群众文化自信。

沈阳市军旅书画研究会书画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与该村部分农民书法爱好者共同创作了“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共建幸福家园”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等书法作品。

市委宣传部政研会与市军旅书画研究会相关负责同志与大红旗镇领导进行了座谈,对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文化建设、建立活动机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